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地名由来 >

滦河两岸是故乡——滦河沿岸村庄地名故事(4)

时间:2020-09-27 09:23人气:来源: 未知

滦河两岸是故乡——滦河沿岸村庄地名故事(4)

原创 魏浩轩 乡村旅游网 4月15日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虽然我们的村庄融入了城市,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在哪里。网站小编今天采访搜集了滦河两岸迁安城区段村庄地名故事,与网友们分享。作为北方水城,美丽迁安的滦河文化园区、中唐天元谷、黄台山公园、黄台湖、龙湾、亚滦湾农业公园等景区都坐落在这里,还有城中村改造的苏新社区、民和小区、迁安城中高档的颐绣园、颐景园、金水豪庭、左岸蓝郡、观湖景园、中医医院都坐落在左岸和右岸新城。

大蔡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燕王朱棣扫北打败鞑靼。为发展生产,从南方诸省移民北迁。河南省上蔡县移民蔡氏兄弟迁此定居,人丁兴旺,取名大蔡庄,并沿用至今。民间传说:此村属于船地,每当滦河发大水时,水涨船高,村北老祖坟上有一棵云杉树,称为桅杆,北部滦河上游龟口处有一棵松树称为铁锚,无论洪水多大,该村安然无恙,素有东坎至西坎,大蔡庄不担险之说。当时村东有石龙门,村西有龙王庙。

 

蔡滩子 据传说:蔡滩子是由一户姓蔡的先人从大蔡庄搬来,因地是滦河河滩,取名叫蔡家滩子。包括白家窝铺、马家窝铺、徐家窝铺等3个自然村。

四体村 据传说:光绪年间(1886年),王家祖先逃难于此,盖起简易窝棚定居,所以取名王家窝铺,后又有新姓迁至此地,有名蔡家窝铺、李家窝铺、新立庄,解放后这四个窝铺合成四体村,沿用至今。

西夹河 据传说:老祖爷弟兄二人率王氏家族从山东大榆树逃难至此定居,因东、南、西三面环河,被滦河水夹在中间,取名西夹河村,沿用至今。

 

西里铺 据传:前辈人从山东逃难至此,和西夹河村对应取名叫东夹河村。现在的村址原是看青(护秋)窝铺,由于滦河泛滥冲走了村庄,才迁居这里,故起名李家窝铺,简称西里铺村。村里曾经出了一位贡生李承绪,还有造纸技术人员李显庭,创办的造纸厂是华丰造纸厂前身。现在手工抄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志军创办的兆和纸业手工抄纸得到了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赞扬。

吉兰庄 据传:唐朝李世民东征时,率大军于拂晓前从此路过,村里的鸡已鸣叫,但狗却不吠。于是就给村取名为鸡鸣狗懒庄,又改名为狗懒庄,后取原庄名的鸡的谐音吉,懒字的谐音兰,改名为吉兰庄,沿用至今。清道光年间村里出了一位进士邓克兴,在朝廷任刑部主事,属正二品官员,死后葬在村南陵墓,占地10余亩,显示当年权势之大。

 

三里营 据史书记载:明朝年代,李家哥三逃难至此定居,逐渐行成了小村庄。因南至迁安县城十字街三里,故名三里营。现在三里河走廊源头位于村南。

刘纸庄 据传说:村东南角有一座古庙名齐天庙,宏伟雄壮。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庙会。有一年春旱,至七月底始降透雨,种五谷不能成熟,只有荞麦,可是荞麦种子太贵也太少,据说城东影星庄(今夏官营镇永兴庄)村去一老人卖荞麦种,秋后要钱,自称是刘纸庄人姓黄。可是到秋后一打听,刘纸庄根本没有姓黄老人。大家琢磨定是齐天庙老爷显灵,所以每到庙会,影星庄男女老少都来上香留纸,后演变为刘纸庄。此庙已毁。

 

黄纸庄 据记载:黄纸庄村名始于初级社时期。现在的刘纸庄、吴纸庄、黄纸庄原隶属于一个村,取名纸庄,后因人口增多就按各村姓氏最多的各自取名,黄纸庄村民姓黄的居多,所以取名黄纸庄,过去该村以手工抄纸和铸造业居多,传统的手工抄纸远销京津。传统食品有缸炉烧饼和蛤蟆吞密,风味独特。张三丫烧饼被评为迁安十大特色美食。黄台山曾属于该村,该村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吴纸庄 据文史记载:明朝,浙江移民吴氏来此定居,以营造桑皮毛头纸为生,取名吴纸庄。明万历年间,村东县城北门西有一座娘娘庙,每年九月二十六庙会,十分热闹。村北有一座天齐庙,每年三月二十二庙会。

刘季庄 据刘氏家谱记载:明朝中叶,南宋抗金元帅刘琦之后裔刘季自山东来此定居,由于勤于耕织,子孙繁衍,逐成大户,故名刘季庄,一直沿用至今。现已经建成三元街,商业较为发达。

迁安西关 曾用过卸甲台和铁匠营两个村名,后因地处迁安城西门外故称西关。

 

黄台庄 据记载:黄台庄最早建村东周,《东周列国志》记载:“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另支居”。清光绪九年以前,黄台庄是一个千户以上的大村,后毁于水灾。现在的53户祖先是水灾过后的迁入户。现在该村旧址建成了风景秀丽的黄台山公园。

苏各庄 据说:苏各庄历史悠久,早在一千一百年前前,有苏、葛两家逃荒来到此地立庄,故名苏葛庄,谐音为苏各庄。清光绪年间,苏家搬走,葛家也无音信,其他人氏相继来此定居,村西南有葛家坟,东南有苏家坟。村里祖辈有抄纸、赶车、黄台渡口摆船、拉码头久负盛名。

荫柳庄  村南有一池塘,周围柳树成荫,故定村名为荫柳庄。现在的锦江饭店、和审批中心就是该村旧址。

王家园 据《迁安地名录》记载,明朝朱元璋带兵扫北时,丢下一王姓军卒在此立村,后又由闫家店乡六股道村搬来一户廉姓人家,发展成村后,因王姓先来,定名为王家园村。

 

新李庄 据碑文记载:明洪武十七年,老祖李氏兄弟五人率儿孙由山东枣南庄逃荒到凌庄一带,北望有座奇形怪状的黄色小山,兄弟二人定居于山南,取名为黄台山小李庄,后邸、杨、魏姓迁入,更为今名,现已经拆迁建设了新社区。该村依山傍水,《东周列国志》:“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令支居”,迁安内八景有黄台照之景,山下有一巨石人称文箕石也称簸箕石,山顶有凌云亭。亭东有栖真寺,亭西有药王庙、龙王庙。七月十五有盂篮胜会,燃放河灯,也称河灯会。村东有西来庵。庵主常年向游人施舍茶水,俗称茶棚庵。现在高高耸立的轩辕阁坐落山顶。

凌庄 据史书记载:该村形成于明朝,有凌氏家族到此生息而名。1960年傅家崖、凌庄等三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行政村。

庞庄 总面积0.73平方公里,耕地345亩,790口人。该村有传统手工桑皮造纸业,俗称毛头纸,有黑白之分,畅销全国各地。

周洪庄 据查:燕王扫北时,姓周的和姓洪的两户到此居住。几年后,又由潘庄和省庄迁来两户姓杨的,由于周姓、洪姓居住在先,故以周、洪两姓取村名为周洪庄。该村手工抄纸技术精湛,主要加工一九黑、白纸、大呈文、二呈文、三呈文、三五、白三抄、黑三抄等品种。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扫码关注乡村旅游网,精彩故事读不完)

(欢迎登陆中国乡村旅游网站www.zgxclywz.com欣赏更多精彩民间故事,并请联系15931568991给我们赐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