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在河北迁安建昌营镇西北部,长城脚下有一条很长的深山沟,这里住着30几户人家,组成小村落名叫教场沟,原名“校场沟”。村子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从南北朝北齐始修长城起,历北周、隋、唐初,向为长城要塞戍军操练之地。戚继光为蓟镇总兵,仍沿之。1621年,明天启帝(谥号熹宗)朱由校即位,因避“校”之讳,遂更为“教场沟”。所以说:教场沟是受另类“皇封”而得名的。
教场沟古茶树,教场沟东侧半山腰有一株古茶树,乃当年戚继光修长城时,驻守长城的南方兵士所种,至今仍在,每年夏季白色茶花清香四溢。从古茶树沿山间小路向长城上走去,就来到了老君山,也称老君台,老君台位于教场沟东北部,海拔500多米,列为建昌营镇第三座高峰。老君山顶上筑有一个分上下两层、高20多米的台子,全部用石头砌成。传说是报告敌情点起烽火的台子。
老君山主峰俊秀,南坡怪石嶙峋,已经钙化了的石灰石,恍若羊群或卧或行;北坡苍松劲树。那里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清爽怡人;秋季层林尽染,醉眼迷离;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关于老君台有多种传说:传说一:压风脉。老君山风水好,在明朝中期,传说建昌营一带要出真龙天子,当朝皇上恐怕龙座不保,以银雇工,在山顶上修筑一个台子,压住龙脉破解了风水。老君山西侧,有个凤凰坡是出生娘娘的地方,为了破解风水就在凤凰眼这个地方上用石头堆砌成一个大石堆,人称小君台,结果凤凰眼被压,露出白浆,后人便称此地为白凤坡。
传说二:老君台是个军事设施。此山以南一马平川能了望很远,守护长城的人如果发现敌情便在此台上点起狼烟通报军情的。从老君台上燃起的烽火,周围百里均可看到。传说三:太上老君当年在此筑台修炼成仙地方,后人将此台称为老君台。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此台修炼成仙。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道教传统的国家,道家文化,以先秦时代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
(林下鹅场养殖的绿色有机生态鹅蛋热卖中)
传说四:戚继光与明慧道士在老君台施药
明大将戚继光戍边时,在建昌营目睹众多百姓发疟子,医治无方,许多人死去。见此情景,戚继光深感不安,诚心想为民解除疾患之苦,便让军中高医采取柴胡、知母、防风等十几药材种制成中药丸(此方只是传说,无医学考证),送给患者。但是,百姓对这一善举表示怀疑,迟迟不接受。为了让民众自觉接受治疗,戚继光得知百姓迷信,便以此为契机,找来好友明慧道士,想出设台施药之法。 明慧道士雇工一百多人,攀上(后称为)老君峰,就地取材,建起石台,取名老君台。依据策划,在老君台上设一炼丹炉,并将军医制好的药丸悄悄地放入其中,之后做法,“恳请”太上老君赐药。民众在香烟缭绕的氛围中,见道士“果真”求得仙药,纷纷跪拜。
戚继光与明慧道士采用了民众乐于接受的方法,为百姓解除病痛的目的达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前往老君台求药的人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岁月更迭,老君台依在,戚继光与明慧道士为民解忧的故事还在传诵。
亲爱的网友们,你还知道哪些教场沟的传说,欢迎给我们投稿,与大家分享。
中篇小说《孽子情债》仍将连续发表,欢迎网友们欣赏转发。
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扫码关注乡村旅游网,精彩故事读不完)
(欢迎登陆中国乡村旅游网站www.zgxclywz.com欣赏更多精彩民间故事,并请联系15931568991给我们赐稿)
龙山的传说(8)
为了保住家中财产,玉涵忍辱负重,答应任富在龙山桃花溪与之过夜,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336)人阅读时间:2022-02-03迁安市倪屯村民间故事之——老龟报恩
迁安市倪屯村民 间 故事之 老 龟报 恩 2021-07-30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七下八上,当前正处在防...(240)人阅读时间:2021-08-03倪屯村民间故事之输象棋砸锅!
倪屯村民 间 故事之 输 象棋 砸锅 !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那是一九九八年正月期间,我和村...(208)人阅读时间:2021-08-03倪屯村民间故事之狐仙送子
倪屯村民 间 故事之狐仙送子 原创杨卫东 乡村旅游网 2021-03-12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盘古开天...(130)人阅读时间:2021-08-03倪屯村民间故事之黄鼠狼迷人(2)
倪屯村民 间 故事之黄鼠狼迷人( 2 )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这个故事是杨店子街道倪屯村我...(210)人阅读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