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改版上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乡村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榜 > 农旅头条 >

炸年糕——永不消失的年味记忆

时间:2019-02-05 12:58人气:来源: 未知

炸年糕——永不消失的年味记忆

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过了大年初一吃完了饺子,初二吃什么,在我们这里,初二要吃炸年糕,寓来年生活和工作节节升高之意。这不,铜锣湾又举办了‘绿色田园杯’油炸糕示范表演。参加的人有不少。我忽然看见里面有一个看起来十多岁小姑娘。瞅见她。我不禁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记得我小的时候。年关降至,过了小年,父母就开始为炸年糕做准备。前一天大家都被叫着去砸碾。的是粘高粱米。这样的米据说可以把糕软软糯糯的特性给包出来。(不过我始终觉得稻米做出的要好吃多了)。等把高粱面到了初一那天,母亲把要炸的糕面都放在一个大盆里。这个盆当然是洗衣服的大盆。绿色的,到今天我依然记得,把洗衣服的大盆洗干净,母亲便把弄得不凉不热的温水倒在面上使劲揣一大盆面就此和好。盖上一块白布等到第二天开始使用。


大年初二,照样不能睡懒觉,还有更加忙碌的事情。母亲早早起来,泡豆子烀豆馅。我们便被分散到左邻右舍,什么三婶子四大妈家的去借簸箕,拿回家用水刷净,晾在外边,过一会装年糕使。这时母亲的豆馅已经出锅了。那胖胖的红小豆一个个都张开了笑脸。于是母亲使用饭铲在大锅里反复挤压,揉搓,豆馅已经变成了豆沙形状。

那时的人们为了省下挎兜的两角钱,只放糖精,可那东西放的多了,苦甜苦甜的,母亲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因此她一次次的尝试着,直到把豆沙拌得甜度绝对正好。我和小弟最小当然被分配了攥豆馅的工作。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弟弟经常趁母亲和父亲不注意偷偷地吃上两口,然后再攥。快到中午的时候,年糕做好了,你看看那一排排,一行行的年糕,都如同将要出征的战士,一个个在簸箕里,或桌面上做好了准备。


标签: